我們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趙孟頫是一位偉大的書法家,他創作了趙體這一書體流傳至今,其實這位大書法家不止是在書法上有傲人的成就,他在繪畫的造詣不弱于書法。
明人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這句話基本上客觀地道出了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無論是研究中國繪畫史,還是研究中國文人畫史,趙孟頫都是一個不可繞開的關鍵人物。
如果說唐宋繪畫的意趣在于以文學化造境,那么,趙孟頫在其間起到了橋梁作用。如果說元以前的文人畫運動主要表現為輿論上的準備,元以后的文人畫運動以其成功的實踐逐步取代正規畫而演為畫壇的主流,那么,引發這種變化的巨擘仍是趙孟頫。
作為一位變革轉型時期承前啟后的大家,趙孟頫有以下幾方面突出的成就為前人所不及:
一、他提出“作畫貴有古意”的口號,扭轉了北宋以來古風漸湮的畫壇頹勢,使繪畫從工艷瑣細之風轉向質樸自然。二、他提出以“云山為師”的口號,強調了畫家的寫實基本功與實踐技巧,克服“墨戲”的陋習。
三、他提出“書畫本來同”的口號,以書法入畫,使繪畫的文人氣質更為濃烈,韻味變化增強。
五、他在人物、山水、花鳥、馬獸諸畫科皆有成就,畫藝全面,并有創新。
六、他的繪畫兼有詩、書、印之美,相得益彰。
七、他在南北一統、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勢下,吸收南北繪畫之長,復興中原傳統畫藝,維持并延續了其發展。
八、他能團結包括高克恭、康里子山等在內的少數民族美術家,共同繁榮中華文化。
綜觀趙孟頫的畫跡,并結合其相關論述,可以知道,趙氏通過批評“近世”、倡導“古意”,從而確立了元代繪畫藝術思維的審美標準。這個標準不僅體現在繪畫上,而且也廣泛地滲透于詩文、書法、篆刻等領域中。
更多書法名人介紹可以登錄m.zlsxcn.com知識分享欄目來查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