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軟筆書法培訓中我們幾乎離不開毛筆,可以說毛筆是陪伴每個書法愛好者時間最長的物品了。那你對毛筆了解多少呢,它都是有什么構成的呢,今天就和秉仁書院一起分享學習毛筆的構造。
一支完整的毛筆的結構,有時候一些部位的稱呼可能不一樣,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去了解毛筆,我們今天先討論毛筆的筆頭部分。
毛筆的筆頭全是手工制成的,它的部位名稱有多種叫法。
筆頭的整體是筆柱和披毛組成,筆柱和披毛都是由頭鋒、二鋒、三鋒毛組合成的。
頭鋒毛,指的是筆尖部分,即筆柱的中心毛,又叫心毛、表毛,但必須用最優(yōu)質的毛,具有透明的鋒穎,也根據毛筆檔次不同而鋒穎的長短程度也不同。一枝毛筆的鋒穎是至關重要的,它關系到筆的質量與壽命,鋒穎越長,價位越昂貴。
二鋒,是用有鋒穎的毫毛接著頭鋒的下部至二鋒的上部位置,但毛量數量一定要按比例、長短、層次搭配而成。
三鋒,應同二鋒一樣道理接著二鋒搭配在二鋒的下部位置。至于頭、二、三鋒毛的長短層次起碼是在10層以上,有鋒穎的好毫毛才能達到最高的標準。
頭鋒、二鋒、三鋒毛分別是單一手工制成,包括選毛、齊毛、盤鋒等工序之后再把頭、二、三鋒合在一起反復折疊,反復梳上十幾遍直至均勻看不見長短毛之分為止,再單個做筆柱,披毛也是同樣反復的梳理后再披在筆柱周圍。
根部的毫毛是由頭鋒、二鋒、三鋒毛一起混合組成的,制兼毫筆難度更大 ,因為要加入比較硬的毫毛,增加筆的健力,作工更為細致,硬毫毛加多了,發(fā)叉不抱團,硬毫毛加少了,彈性不夠,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披毛,首選出更細嫩的毫毛,采用做筆柱的工序,根據筆頭的大小,頭、二、三鋒配比恰當(好比量體裁衣)披在筆柱的周圍緊緊抱攏筆柱,使其達到如意的效果,披毛和人穿衣服蓋被子是一個道理。披毛又叫護毛或蓋毛,現(xiàn)在通常叫做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