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少年時,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導的器重,已在上層社會中享有較高的聲譽。然而謝安并不想憑借出身、名望去獵取高官厚祿。朝廷最初征召謝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職,都被謝安以有病為借口推辭了。
后來,拒絕應召的謝安干脆隱居到會稽郡的東山,與王羲之、許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頻繁交游,出門便捕魚打獵,回屋就吟詩作文,就是不愿當官。當時的揚州刺史庾冰仰慕謝安的名聲,幾次三番地命郡縣官吏督促逼迫,謝安不得已,勉強赴召。僅隔一個多月,他又辭職回到了會稽。后來,朝廷又征召他為尚書郎、瑯玡王友,謝安一概推辭。吏部尚書范汪舉薦謝安為吏部郎,也被他寫信拒絕。有關官員上疏認為謝安被朝廷征召,歷年不應,應該禁錮終身,謝安便放浪于東部的名勝之地。
升平五年(361年),在桓溫即將北征時,謝萬病逝,謝安乘機投書請求奔喪,離開了桓溫。不久,被任命為吳興太守,他在任上聲譽一般,但離開后便為眾人所懷念。其后被征召入朝,擔任侍中,又升任吏部尚書、中護軍。
太元十年(385年)四月,謝安借口救援苻堅,主動交出手上權力,自請出鎮(zhèn)廣陵的步丘,建筑新城來避禍。孝武帝在西池為謝安設筵餞行,并敬酒賦詩。謝安雖受朝廷囑托,但隱居東山的志趣始終未消失,每每露于形色。及至出鎮(zhèn)新城,攜帶全家前往,制造泛海的船只和裝備,打算等到天下大體安定后,從水道回東山。但不久后,謝安病重病。上書朝廷請求估量時局停止進軍,并召其子征虜將軍謝琰解甲息兵,命龍驤將軍朱序進據(jù)洛陽,前鋒都督謝玄與彭城、沛縣之敵對峙,委任謝玄為督察。如果二城守敵憑借地形頑抗,待來年漲水,東西夾攻。孝武帝詔令侍中赴新城慰勞,謝安獲準返回建康。聽說自己的車駕已進入建康的西州門,自以為壯志不成,功業(yè)未就,因而感慨萬分,對所親近的人悵然道:“從前桓溫執(zhí)政時,我常常擔心不能保全自身。忽然有一天夢見自己乘坐桓溫的車駕走了十六里地,看見一只白雞后停了下來。乘坐桓溫的車駕,預兆將代替他執(zhí)掌朝政。十六里,從我執(zhí)政到今天剛好十六年了。白雞屬酉,如今太歲星在酉,是兇兆,我這一病大概再也起不來了!”于是上書遜位,孝武帝派侍中、尚書曉喻朝廷旨意。之前,謝安從石頭出發(fā),金鼓忽然破碎,又加上謝安說話從不出差錯,這一天忽然出現(xiàn)謬誤,眾人覺得十分奇怪。
同年八月二十二日(10月12日),謝安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歲。孝武帝聞訊后,在朝堂里哭吊三天,賜棺木、朝服一具,衣一套,錢百萬,布千匹,蠟五百斤,追贈太傅,謚號“文靖”。因為謝安沒有私宅,孝武帝于是詔令在其官府中備辦喪事儀式。到下葬時,其葬禮規(guī)格與桓溫相同。又因擊敗苻堅的功勛,被追封為廬陵郡公。
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420年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建立劉宋,當時前朝東晉的封爵中只有王導、謝安、溫嶠、謝玄與陶侃子孫的爵位未被廢除。謝安的爵位廬陵郡公被降封為柴桑縣公,食邑一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