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一区/国内黄色精品/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国产主播精彩在线

知識分享

【書法培訓】書法對于中國人意味著什么(2)

  在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中,作為靜態書體的篆、隸、楷書,用筆內斂平和,更多地表達一種靜穆平和的秩序感;作為動態書體的行、草書,用筆跌宕飛動、變化莫測,追求猶如交響樂般的強烈節奏。這種節奏性在草書中發揮至極致,尤其是張旭、懷素的狂草,變動如鬼神,不辨端倪,對書法的理性認識和感性表達在草書中合二為一。某種程度上,草書與原始刻符中體現出的人性本初有意無意的表達方式尤為契合。

  中國人獨特的生活方式,書法是古代文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明清文人追求所謂“三絕”——詩書畫,近代文人要求做到詩書畫印四全,還有所謂琴棋書畫、書房四藝……這些對文人基本技能和素養的要求都離不開書法。書法在傳統社會里一直都是文人士大夫的專利,既是書齋雅玩,也是必修功課。于讀書治學之余,揮毫染翰,即可證經悟道,又可消磨時日。

  孔子說: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是古代君子立身的四個原則,也可看作一個層層遞進、人生境界不斷提高并最終升華的過程。為學始于立志,致力于道德,終于優游于藝術境界。只有依靠藝術達于“游”的精神自由境界,才可體味如“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人生大境界。

  書法能表達中國人的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待人接物的態度。對力、氣、韻、勢、節奏的追求中,蘊含著豐富的生命意識;穿插、避讓、擔夫爭道,又是對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表現。張旭見公主擔夫爭道“而得筆法之意”,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而“自此草書長進”;懷素自述草書所得,“謂觀夏云多奇峰,嘗師之”;黃庭堅“于道舟中,觀長年蕩槳,群丁拔棹乃覺少進,喜之所得,輒得用筆。”以古人為師和以造化為師是書法學習的兩條重要途徑。師古人,就是學習歷代積累的書寫經驗;師造化,是要參悟宇宙人生和自然萬物之理,以技進道。

  硬筆、電腦等新型書寫工具的介入,使書法的實用功能逐步弱化,藝術的功能卻得到發展。新時期持續不斷的群眾性書法熱潮即是很好的佐證。書法在當下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強化視覺的表現力上,很多美術化因素融入進來,例如強調單字結構的造型,甚至出現極力變形夸張的方式,還有強調章法的構成,融入現代構成設計意識,甚至出現各種色紙拼貼等非書寫手段來達到視覺沖擊的效果。這些嘗試不管成功與否,都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書法的表達空間,豐富了傳統書法的表現形式。

  宋代陸游有詩云:“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雨后的春光下,明窗凈幾,鋪毫展紙寫上一通草書,閑情疏意,隨紙斜行,不著意,不求工,寫累了就曬曬太陽,細細地品鑒雨前春茶。這是何等的愜意,何等的快意人生!

  本文只做分享使用,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主營:書法課程、教師培訓、書法培訓、課程授權、少兒硬筆書法、毛筆書法、書法教材、版權合作
Copyright ? 2018秉仁書院 版權所有 ?? ?京ICP備18010248號-2|網站地圖
合作郵箱:3433254688@qq.com? 總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西街6號院2號樓102室秉仁書院

友情鏈接:書法培訓加盟|書法培訓課程合作